圣约翰大学,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所著名学府,其校训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内涵。这一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,更映射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
圣约翰大学的校训源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八德。这八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,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。圣约翰大学成立于1879年,是基督教会在华创办的第一所大学。在创立之初,学校便将这八德作为校训,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才。

“格物”一词出自大学,“格”意为探究,“物”指万物。格物即是对万事万物进行深入探究,以求得真知。这一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,更要关注社会现实,了解世界发展。在圣约翰大学,学生们通过实践和探索,培养了对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的全面兴趣。

“致知”意为达到真知。这一理念强调知识的重要性,要求学生追求真理,严谨治学。圣约翰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,鼓励学生勇于创新,不断突破自我。

“诚意”即真诚之意,要求学生以真诚的心对待自己和他人。在圣约翰大学,诚信被视为最宝贵的品质。学校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,为人正直,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。

“正心”意为端正心态。这一理念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,面对挫折和困难时,能够积极应对,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。圣约翰大学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,培养健全的人格。

圣约翰大学的校训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”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,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这一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圣约翰大学的学子们,勇往直前,追求卓越,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。